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安全的飲用水更是人類健康的基本保障。5月23-29日是2022年飲用水衛生宣傳周。
25日上午,在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辦,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承辦的2022年飲用水衛生宣傳周暨上海健康大講堂專場活動中,來自飲用水衛生方面的兩位專家分享了我國飲用水標準制定、品質把控等內容。
水質指標數量明顯增加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環境和飲用水衛生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也會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為保證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好貼合我國飲用水國情,自1956年國家衛生部正式頒布《飲用水水質標準》(草案)以來,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經歷了6次更新,目前現行的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水質指標數量也從最初的15項增至106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水質量與健康監測室主任張嵐研究員說:“1985年到2006年,我國水質指標數量從35增至106項,是變化最大的一個階段,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快速發展期后,經濟、工業、農業等方面獲得了長足發展,但也付出了一定的環境代價,這對飲用水安全提出了挑戰;二是研究人員對水體污染物,以及它們對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三是日益先進的水質監測技術可以檢出越來越多的污染物。我國水質指標數量的大幅提升,主要就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
今年3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將于2023年4月1日實施。與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相比,新版的水質指標增加了4項、刪除了13項,并對8項指標限制做出調整。
“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水質發生了一些變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有提升,水源水質向好,黑臭水體明顯改善。而且,我國水廠的水處理技術大幅提升,使出廠水中的污染物風險得到控制,一些污染物不再是中國水質的風險。
因此,這次修訂對部分水質指標進行了刪減和調整?!睆垗箯娬{,“飲用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飲用水中的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不危害人體健康,以及飲用水感官性狀良好是我國我國飲用水安全的基本要求,所有標準的制定和更新都是基于這個原則,這樣才能讓中國人民喝上好水?!?
氯是自來水中的“疫苗”
一直以來,上海都在尋找足量、優質、穩定的飲用水水源。2011年,上海飲用水主要水源轉變為長江青草沙,這個切換實現了上海水質的大幅提升。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特聘研究員顧玉亮介紹,上?!渡铒嬘盟|標準》(DB31/T1091-2018)涵蓋了111項水質標準,不僅高于國家標準,并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
自來水中的氯味一直是居民詬病較多的一個問題。對于自來水而言,氯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這還要從1854年英國爆發的那場霍亂說起。
當年英國倫敦西部爆發霍亂,英國流行病學家約翰·斯諾通過調查證實,霍亂是由被糞便污染的水傳播,便首次使用氯氣對給水系統進行消毒,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氯消毒法應用于飲用水公共衛生安全中。經此一疫,西方人認為聞不出氯味的自來水是不安全的。
在顧玉亮看來,氯就如同是自來水中的“疫苗”,考慮到安全性、持續性、副產物、性價比,氯系消毒劑如今依然是國內外飲用水廠的主流消毒法。目前,上海主要采用的消毒劑是次氯酸鈉、氯胺,可以確保微生物的滅活、去除和抑菌。龍頭水中含有的微量余氯,具有抑菌、保鮮作用,是飲用水公共衛生的安全防線,具有不可替代性。
顧玉亮表示,氯味可能會影響極少部分市民的嗅覺和口感,建議煮沸飲用,以進一步提升自來水的品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內蒙古辦事處: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政府東200米首付國際公館D座201室
烏魯木齊市新華凌市場水暖區16棟1號山西碧海機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掃碼關注】
【掃碼關注】